北京皮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1252.html
摘要

体能训练(SC)是赛艇运动员提高表现和减少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关于竞技赛艇运动员适当的SC计划的实际应用信息是有限的。本文的目的是在回顾赛艇运动中生物力学、生理学和损伤流行病学领域的文献的基础上,提供基于证据的赛艇运动体能需求分析。为竞技赛艇运动员提供实施SC计划的实际考虑和指南。

关键词:赛艇;需求分析;体能准备

引言

赛艇是现代奥运会中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之一,自年奥运会以来,赛艇一直是夏季奥运会项目的一部分。目前奥运项目共设14个项目,所有项目都是在米的航道上进行比赛。依据不同项目技术差异可将其分为:(a)双桨,运动员持双桨和(b)单桨,运动员持单桨2种。依据人数和持桨方式的不同可将赛艇项目划分为以下几类:双桨艇包括1名桨手(单人双桨)、2名桨手(双人双桨)或4名桨手(四人双桨);单桨艇包括2名桨手(双人单桨或双人单桨无舵手)、4名桨手(四人单桨或四人单桨无舵手/四人单桨有舵手)或8名桨手(八人单桨或八人单桨有舵手)。赛艇被归类为力量耐力运动,因为在比赛的早期阶段和最后冲刺阶段的过程中,需要产生高水平的力量来维持划桨过程中的高功率输出,而同样比赛中也需要运动员具有高水平的耐力来维持整个比赛的持续时间。高水平的力量对减少损伤也很重要,因为赛艇是一项重复性周期运动,常年大训练量训练对于赛艇运动员来说是很常见的。因此,项目特殊性会造成赛艇运动员存在过度使用性损伤的风险。一个适当设计的体能训练计划,可以帮助赛艇运动员变得更强壮,使其能够承受大训练量的训练。本刊以往的研究讨论了高校女子赛艇运动员的SC项目设计和赛艇运动员的SC目标。然而,这两项研究都是近15年前发表的,由于该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需要对这一项目研究进行更新。此外,这两项研究对与赛艇运动相关的生物力学、生理学和损伤流行病学的讨论有限。因此,无论是对于精英运动员(即参加国际赛事的顶尖运动员)还是非精英运动员(即青少年运动员、俱乐部运动员、中老年运动员等),这些信息对于为他们设计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非常重要。本文的目的是基于与赛艇运动相关的生物力学、生理学、损伤流行病学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赛艇运动的项目需求。在此之后,为设计和实施符合赛艇运动员专项需求的体能训练方案提供借鉴和指导。

需求分析

生物力学分析

赛艇比赛是在可滑行船座的窄小船体上进行的运动项目。赛艇运动(包括单人双桨和单人单桨)是一个包括腿部、躯干和手臂循环发力的周期性重复动作的运动,以推动赛艇在水中前进。赛艇的运动表现性能取决于运动员划桨产生的推进力,以克服赛艇、运动员和船桨在水中和空气中运动时的阻力。推进力是运动员腿部蹬踏在脚蹬架上产生的反作用力(划船者将脚绑在船或划船测功仪上)产生的,主要是在水平面上,而且在赛艇行进中运动员必须有效地通过躯干/手臂将力传递到桨上。Kleshnev对88名精英赛艇运动员的研究发现,总推进力的45.2±4.9%由腿部产生,32.2±5.8%由躯干产生,22.6±5.8%由手臂产生。划船动作主要是在矢状面进行的,有4个不同的阶段--入桨、拉桨、结束和回桨(图1和2)。

图1单人双桨(A)桨入水,(B)拉桨,(C)拉桨结束

图2单人单桨

入桨阶段:这一阶段是运动员将船桨放入水中,以产生赛艇的初始推进力(图1A)。由于单人单桨项目只有一支桨,因此运动员将桨放入水中时身体会产生不对称的动作,表现为脊柱旋转和侧屈,主要发生在胸部上半段(图2A)。桨在左舷或在左侧划桨时运动员躯干向左侧旋转和屈曲,桨在右舷或在右侧划桨时则向右侧旋转和屈曲。入桨阶段,运动员的髋、膝、踝三关节的屈曲角度会达到最大以此延长划距(strokelength)(即桨在水中移动的距离)。

拉桨阶段:这个动作阶段通常被称为——“腿部驱动”,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图1B和图2B)。肌电图(EMG)测试结果显示,早期阶段主要来自膝关节伸肌(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收缩产生的力量。晚期阶段,臀部和背部伸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和竖棘肌)收缩产生的力量进一步使艇前行,此时通常伴随着身体的前后摆动。整个动作阶段,EMG显示躯干和上肢的主要参与做功的肌肉有背阔肌、斜方肌、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由于缺乏联动关节参与使得这些肌肉似乎是在进行等长收缩。研究发现,当桨拉至与船体垂直时(图1B和图2B)参与做功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力达到峰值且EMG极为活跃;然而,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在拉桨阶段的稍早时候,因为艇速和运动员的划桨技术水平与之前相比都有了一定程度地提升。研究发现,单桨运动员划桨动作EMG测试结果显示,拉桨时他们两侧膝关节、髋关节和背部伸肌参与程度不对称,这说明单人双桨和单人单桨的划桨动作略有不同。但是这些研究都在赛艇测功仪完成的,据本文作者所知,目前还没有针对单桨运动员划桨过程中的EMG进行过研究。与该主题相关的更详细的内容将在“强壮体格的重要性”部分进行讨论。

结束阶段:这个动作阶段出现在完成拉桨动作之后,此时腿部和躯干已完全伸展并且桨柄已被运动员拉向自己的身体,最终桨叶离开水面(图1C和图2C)。这个动作通常被称为“手臂拉”,EMG测试结果显示,此动作阶段腿部肌肉未被激活,参与收缩做功的肌肉主要有背阔肌、斜方肌、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和肱桡肌。躯干屈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腹内斜肌)在该动作阶段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它们能够在运动员向后拉桨时减缓躯干后伸的速度。

回桨阶段:回桨动作与拉桨动作正好相反,是从运动员拉桨结束之后手臂向外伸出开始的。然后,运动员向船尾移动身体(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为桨入水做好准备。在回桨阶段,EMG测试结果显示大多部肌肉活跃度都较低,然而,当躯干屈曲向前超过伸直的下肢时躯干屈肌会收缩做功并且当运动员将身体拉向船尾时膝关节屈肌(主要是股二头肌)会进行收缩做功。Kleshnev研究发现,赛艇运动员划桨的频率和回桨时间分别为16-44次/分钟和0.7-2.4毫秒。回桨阶段艇速达到峰值,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持船身平衡,防止桨叶与水面接触使阻力增大导致速度下降。

划桨时肌肉收缩的持续时间是体能教练设计训练方式、设定负荷强度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Kleshnev研究发现,赛艇运动员的划桨频率在16-44次/分钟的情况下,从桨入水到拉桨结束的持续时间为0.7-1.4秒。一些陆地运动通常需要0.25秒的肌肉收缩,与之相比赛艇运动划桨时肌肉收缩的持续时间似乎相对较长。因此,拉长-缩短循环(stretch-shorteningcycle,SSC)在赛艇运动中的作用值得商榷。SSC被定义为肌肉离心、等长、向心的顺序进行收缩以增强向心收缩所产生的力量。Schmidtbleicher提出,SSC可划分为快速和慢速两种类型。快速SSC的特点是肌肉收缩时间短(<0.25秒)且髋、膝、踝下肢三关节角度变化幅度小(如快速冲刺)。慢速SSC的特点是肌肉收缩持续更长(>0.25秒)且关节角度变化幅度大(如垂直纵跳)。因此,划桨动作似乎属于慢速SSC,因为肌肉收缩持续时间超过0.25秒,即使桨频高达44桨/分钟。然而,相关问题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生理学分析

精英级赛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生理机能,它由人体测量学参数、能量代谢和身体特征三方面共同决定。

人体测量学特征

赛艇项目比赛包含2个级别:轻量级(男子为70-72.5kg,女子为57-59kg)和重量级(即男子体重>72.5kg,女子体重>59kg)。目前奥运会共设有14个项目,其中仅有2项为轻量级赛事,剩余的都是重量级赛事。表1提供了76名精英级赛艇运动员的人体测量学参数。研究发现,体重(BM)和瘦体重均与米测功仪测试成绩显著相关(r=-0.82~0.85,r=-0.91~0.94)。因此,增加赛艇运动员的瘦体重对于体能教练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过多的体脂只会增加阻力而不会增加推进力(例如,赛艇在水中处于更低的位置),最终导致运动成绩下降。

表1精英赛艇运动员人体测量学参数

能量代谢特征

赛艇比赛设有2个不同的距离:奥运会/残奥会米短距离比赛和-米长距离比赛(例如河道赛和海岸赛)。赛艇运动员一般在赛季早期准备阶段参加河道赛,在赛季期参加米比赛。比赛时运动员全力以赴完成比赛,米奥运会完赛成绩为5.5-8分钟,残奥会完赛成绩为7-11分钟,河道赛和海岸赛的完赛时间超过14分钟。然而,每个分项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因天气、船型、竞技水平和体重级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米比赛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开始阶段、赛中阶段和结束阶段。开始阶段包括运动员从起点的静止状态开始加速,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该阶段运动员的划桨频率通常为42-48桨/分钟。从开始阶段过渡到赛中阶段大概需要1-6分钟,这取决于具体的比赛项目,通常情况下运动员的划桨频率为32-38桨/分钟。然后从赛中阶段过渡到结束阶段,该阶段的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运动员向终点冲刺时的划桨频率超过38桨/分钟。

米比赛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有氧供能系统,84-88%的能量来自有氧代谢。比赛距离更长、持续时间更长的赛事可以寄希望于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的氧气,如河道赛、海岸赛以及残奥会比赛。因此,顶尖男女赛艇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高达5.08-5.84L/min(男性)、3.71-4.13L/min(女性)就不足为奇了。顶尖重量级男子运动员的VO2max甚至高达6.0-6.8L/min。通过对76名顶尖赛艇运动员进行测试发现,他们借助测功仪进行递增负荷测试时的VO2max功率输出(P

VO2max)很大程度上决定了(95.3%)米距离的测试成绩。P

VO2max是由VO2max衍生出来的一个参数,而VO2max与运动员的米比赛成绩高度相关(r=0.84-0.91)。此外,精英级赛艇运动员肌肉中的慢肌纤维(I型肌纤维)比例达到70-85%,这进一步验证了该项目对有氧能力的需求很高。然而,磷酸肌酸和糖酵解代谢能力在赛艇运动表现中同样扮演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米赛后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峰值可达到11-19mmol/L。通过提升运动员的磷酸肌酸和糖酵解代谢能力来增加功率输出是体能教练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这能够进一步加快比赛中的速度或终点前冲刺速度。

身体特征

赛艇运动员完成米比赛通常需要划桨-次。开始阶段,精英级赛艇运动员每次划桨能够产生-N的力,赛中阶段为-N,结束阶段为-N。因此赛艇被划分为力量-耐力型项目,因为开始阶段需要运动员具备极高的力量水平来提供所需的推进力,而整个比赛过程中也需要他们具备极高的耐力水平。Lawton等人对19名精英级男子赛艇运动员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的爆发力、力量和力量-耐力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测功仪测试成绩。体能教练通过测力计和不同类型的杠铃测试来评估运动员的爆发力、力量和力量-耐力水平,通过峰值划桨功率(peakstrokepower,PSP)、米、米和0米测试来评估他们的专项运动能力。PSP和米测试通常被赛艇教练用于评估运动员开始阶段的运动表现,而米和0米测试分别用于评估运动员完成奥运会比赛距离和长距离比赛(例如,河道赛)的运动表现。图3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成果。研究结果表明,爆发力/力量测试成绩与15次尽全力划桨时的PSP与米测试成绩高度相关。Lawton等采用回归模型对测试结果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1RM高翻和6RM卧拉测试成绩共同决定了73%的PSP和70%的米测试成绩(p<0.05,p<0.05)。5RM腿举和6RM卧拉共同决定了59%的米测试成绩(p<0.05),而5RM腿举和6RM卧拉共同决定了57%的米比赛成绩(p<0.05)。这些研究结果似乎表明,运动员在训练馆里进行的爆发力、力量和力量-耐力练习(例如,1RM高翻、6RM卧拉等)能够提升参加不同距离比赛的运动员比赛成绩,这与早前针对精英和非精英运动员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体能教练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有助于明确在健身馆里进行哪些测试和如何选择合适的训练动作。

图3相关测试与峰值划桨功率

相对力量(相对于自身体重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可能是决定米比赛成绩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McNeely等通过所收集的10年基于杠铃的力量测试结果研究发现,精英级赛艇运动员(n=26)1RM相对硬拉/深蹲力量为BM的1.9倍、1RM卧拉力量为体重的1.3倍,非精英级运动员(n=)1RM相对硬拉/深蹲力量为BM的1.4倍、1RM卧拉力量为体重的1.05倍。类似的结果也体现在精英级女子运动员中(n=31),她们的1RM相对硬拉/深蹲力量为BM的1.6倍、1RM卧拉力量为体重的1.2倍,而非顶尖运动员(n=)1RM相对硬拉/深蹲力量为BM的1.25倍、1RM卧拉力量为体重的0.95倍。在比赛的开始阶段,相对力量对于赛艇运动员更为重要,因为赛艇必须从静止位置开始加速。从战术和心理上来说,运动员在比赛开始阶段尽早取得领先也是非常有利的,由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始终背对终点,所以处于领先位置的运动员能够监控对手的位置,一旦有对手突然加速他能够快速做出应对并且不受其他船只所产生的波浪的干扰。McNeely等人的发现与之前的研究相似,精英级赛艇运动员与非精英级运动员相比更强壮、更具有爆发力,这是基于杠铃力量测试、功率测试、等速肌力测试的测试结果而得出的结论。然而,McNeely等人的研究存在一个不足:未详细描述测试动作的动作幅度(ROM)及动作标准,因此实际测试得到的数据可能远超预期结果。此外有证据表明,精英级赛艇运动员硬拉相对力量要远超非精英级运动员,因为它与划桨动作有着相似的生物力学特征。发力率(RFD)也是影响赛艇运动员运动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力率或“爆发式力量”表示运动员的发力速度,它是由力量-时间曲线弧度决定的。高发力率(RFD)是决定很多运动项目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核心要素,它对于进一步加快比赛时高速前行的赛艇的速度、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表现至关重要。

表2赛艇项目专项体能测试内容

损伤分析

赛艇是一项重复性且为身体提供外部支撑的运动,高训练量是非常常见的,与自行车、皮划艇和游泳运动相似。对于精英级赛艇运动员来说,每周进行14-18次、17-23小时训练是司空见惯的事。因此,赛艇运动员存在损伤的风险尤其是“过度使用类损伤”。因此,体能教练应了解该项目运动员常见损伤部位和损伤风险因素。依据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赛艇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下背部,损伤次数占总损伤次数(为期12个月)的32%。赛艇运动员出现下背痛的原因与划桨动作的生物力学模型相关,划桨过程中腰椎在躯干处于屈曲姿势时需要不断克服外界负荷做功。当运动员处于高训练量、高训练强度的阶段时他们会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此时他们出现下背痛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这在体育运动中非常常见。其他容易诱发下背痛的风险因素还包括髋关节活动度不足和下肢肌力不平衡,体能教练可能会对这些更感兴趣。膝关节是赛艇运动员损伤发生率第二高的部位,占12个月总损伤次数的15.9-18.8%。赛艇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包括髌股疼痛综合征、肌腱炎和髂胫束综合征。划桨时运动员膝关节会达最大的屈曲角度,此时髌骨后侧和股骨之间会产生很大的挤压力。目前针对赛艇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机制的研究仍十分不足,但很可能与划桨过程中髌骨-股骨之间产生高负荷应力有关。大量证据表明,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的其他身体活动(例如跑步或动作姿势不佳的深蹲)会进一步增加膝关节损伤的风险。肋骨应力性骨折(ribstressinjuries,RSI)是赛艇运动员特别担心的一种损伤,因为它导致运动员缺席训练和比赛的时间最长。赛艇运动员出现“过度使用类损伤”的概率为4.6-12.8%。有研究指出,精英级赛艇运动员出现RSI的概率较高。当前有很多理论解释出现RSI的原因,内部因素(例如肌肉不平衡、躯干力量/耐力不足及胸椎灵活性差)和外部因素(例如划桨技术差、设备问题及训练负荷的急剧增加都会引起RSI。

方案设计考虑因素

本文的前半部分着重从专项技术生物力学特征、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特征及损伤流行病学特征三个方面对赛艇运动项目需求进行了分析。基于项目需求分析的结果,接下来将详细说明体能教练制定训练方案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内容:力量-耐力的发展、力量和爆发力的发展,以及体格健壮、灵活性和柔韧性的重要性。

力量-耐力发展

Lawton等人在近期发表的一篇综述提出,力量训练可能会对赛艇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在许多被回顾的研究中,涉及的力量干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重复次数很少的训练方式(LRST)(例如,3-5组×1-5次)也有重复次数很多的训练方式(HRST)(例如,2-3组×15-30次)(23,29,95)。传统意义上赛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案应着重提升他们的力量-耐力水平,尤其是赛季比赛期。某些情形下,HRST每组重复次数甚至高达次。因此,HRST这种训练方式对运动员的的生理要求非常高,与此同时也可能导致高水平的疲劳累积。Jurimae等人研究了12名非精英级赛艇运动员对HRST所产生的生理反应,采用了腿举和杠铃卧拉两个练习。腿举HRST能够使运动员达到的峰值血乳酸浓度(BLapeak)为11.8±2.5mmol/L、RPE值为17.5±2.7,卧拉HRST能够达到的BLapeak值为8.8±1.9mmol/L、RPE值为17.0±1.8。对生理机能的高要求(例如,BLapeak>8.8mmol/L和RPE>17)和HRST所诱发的疲劳可能会影响赛艇运动员整个训练阶段负荷强度的分布。许多研究评估了顶级赛艇运动员和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精英级赛艇运动员95%的训练都属于低强度训练(即血乳酸浓度<2mmol/L);因此每周进行2-3次的HRST必须谨慎对待,因为这会急剧增加训练方案中高强度训练(HIT)(即血乳酸浓度>4mmol/L或RPE≥17)的训练量。此外,每组重复次对于技术动作的要求很高并且受伤的风险可能远超对于运动表现提升所带来的潜在好处。

力量-爆发力发展

赛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案直接选用LRST对于发展爆发力和最大力量的效果可能更好,研究表明,爆发力和最大力量的增强能够改善很多反应运动员耐力表现的生理指标(例如最大摄氧量、运动经济性和乳酸阈等)。此外,运动员的爆发力和最大力量水平与米比赛成绩相关性最高。赛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案中广泛采用诸如颈后深蹲、颈前深蹲和硬拉等练习来增强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躯干力量。进行深蹲练习时要鼓励运动员蹲至最大幅度(即腘绳肌贴住小腿),因为桨入水时需要运动员髋、膝、踝三关节屈曲至最大幅度。诸如罗马尼亚硬拉(RDL)这样的髋-铰链(hip-hinging)力量训练方式可能能够有效增强运动员的臀大肌、股二头肌(腘绳肌)和竖脊肌力量,这些肌肉在划桨后期阶段身体向后摆动过程中会被激活。强壮的躯干有助于划桨时将力量很好地从下肢传至躯干并最终传递至桨把手,如果躯干力量弱,可能就无法有效地将下肢产生的力量传至上肢。此外,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躯干力量来克服比赛开始阶段艇从静止状态的快速加速或比赛结束阶段划桨频率突然急剧增加所产生的大强度外部负荷。与上肢拉相关的练习(如引体向上和卧拉),能够有效改善划桨动作在结束阶段手臂后拉的动作效果。卧拉是赛艇运动员常用的力量练习方式,然而选用该练习时要谨慎,因为完成该动作时胸腔压力过高可能导致RSI。赛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案中经常采用奥林匹克举(如抓举和高翻)来增强下肢和躯干的爆发力。抓举和高翻动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杠铃的“一拉”和“二拉”。与一拉相比,二拉产生的力量和输出的功率更大,动作特点是髋、膝、踝三关节快速进行伸展。因此,诸如抓举、挺举及衍生出来的其他练习(如悬垂高翻、悬垂抓举)等奥林匹克举练习可能与划桨动作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相似,划桨动作的第二阶段(即拉桨阶段)需要运动员产生最大的力量/爆发力。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是赛艇运动员爆发力发展训练方案中经常采用的训练方式。增强式训练包括跳跃和抛掷类练习,这些练习都涉及到SSC。然而,就作者所知,很少有研究探讨增强式训练对赛艇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Kramer等人研究了9周增强式训练对24名非精英级赛艇运动员2米赛艇运动表现的影响。干预方式是每周进行3次20分钟的增强式训练,结果发现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训练效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gan-Shuttler等人研究了4周增强式训练对18名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米测试成绩、划桨动作经济性和划桨峰值功率的影响。干预方式为每周进行3次持续30分钟的增强式训练,每次训练课运动员脚触地次数为-次。结果发现,干预组的米测试成绩(从99.8±9秒提升至94.6±2秒,p<0.05)和划桨动作经济性(p<0.05)均显著改善。Kramer等和Egan-Shuttler等的研究均存在一个不足,就是未探讨增强式训练对奥运比赛距离米运动成绩的影响。然而,Egan-Shuttler等人研究中提到的增强式训练对划桨动作经济性的影响是有价值的。划桨动作经济性指的是在恒定工作负荷状态下肌肉系统所消耗的氧气量。在耐力运动中,良好的运动经济性可以将高水平和低水平运动员区分开,而增强式训练能够提升运动经济性尤其是跑步经济性。跑步经济性改善的潜在机制是增强式训练增加了骨骼肌系统的刚性,这能够提高身体储存和利用着地阶段肌肉离心收缩所储存的能量。然而,诸如跑步这样的陆上负重运动在脚着地过程中很多肌肉会进行离心收缩。而赛艇是一项为身体提供支撑的运动且进行离心收缩的肌肉很少;因此,增强式训练对赛艇运动经济性和运动表现的影响可能并不显著。然而,由于缺乏与赛艇运动相关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增强式训练对该项目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

体格健硕的重要性

赛艇是一项重复性运动,高训练量训练非常常见。随之就会有出现损伤的风险,尤其是下背部、膝关节和肋部会出现过度使用类损伤。一份设计合理的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案能够让运动员变得更为健壮,从而能够承受大运动量的训练。近期一项研究表明,在许多运动项目中,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增强能够有效减少损伤次数。其主要原因是力量训练增强了韧带、肌腱、关节软骨和肌肉中结缔组织的结构强度并且增加了骨骼中矿物质的含量。在赛艇运动中,纠正肌肉力量的不对称性是体能教练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划桨属于一个非对称性动作,运动员手持单桨并将其放置在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已有研究发现持单桨运动员的下肢力量不对称。由于躯干是连接上下肢的枢纽,因此下肢的不对称可能会通过募集脊柱周围的肌肉进行代偿,从而增加了出现下背痛的风险。Janshen等人对7名顶尖单桨赛艇运动员进行研究后发现,桨侧下肢(单侧桨内侧下肢)膝关节和髋关节EMG较外侧下肢活跃度高20-45%%(p<0.05)。Parkin等对19名非顶尖单桨运动员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的下肢EMG也表现出了类似的非对称性。Buckeridge等对17名顶尖单桨和双桨运动员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两侧下肢反作用力也不对称,两侧差异为5.3-28.9%;然而,对于单桨运动员来说,他们两侧下肢反作用力的非对称性与内/外侧下肢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An等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对比了有无下背痛(LBP)史的非精英级赛艇运动员(25名)下肢反作用力的差异,结果发现,与健康运动员相比,有下背痛史的运动员下肢不对称性更为明显。尽管如此,体能教练应该考虑在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方案中加入单侧下肢/上肢练习(如哑铃单臂划船、哑铃弓箭步等),通过改善动作质量和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可能存在的潜在不对称从而使他们拥有强壮的体格。这些建议所提到体能训练方式与其他涉及到不对称动作模式的运动项目一致。

下背部一直是赛艇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部位。通过增强运动员的躯干力量、核心稳定性和肌耐力以降低出现下背痛的可能性,这是体能教练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内容。躯干指的是由横跨肩胛带至髋带、控制脊柱运动的表面肌肉(如腹直肌、内/外斜肌、竖脊肌、臀大肌、股二头肌等)组成的整体系统。本文的前半部分已介绍了躯干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然而,增强躯干肌耐力(特别是腰伸肌)可能对于降低下背痛风险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奥运会米赛艇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凭借良好的耐力素质来克服持续产生的外部阻力,这一过程通常持续5.5-8分钟。运动员尽全力划桨会诱发腰伸肌疲劳从而导致划桨时腰椎过度屈曲,这被发现与下背痛有关。采用HRST训练方式(>15次)进行臀-铰链(hip-hinging)练习有助于增强腰伸肌的耐力,如罗马尼亚硬拉(RDL)、“早安式”、背部伸展和臀桥练习(表3-5)。以增强腰伸肌为目的赛艇专项躯干肌耐力训练(静态练习)也可以在测功仪上进行,可以通过长时间维持划桨动作进行练习(桨入水、拉桨、拉桨结束)(图4和5)。

图4桨入水和拉桨结束静态练习

图5拉桨结束动作静态练习

由于赛艇运动属于户外项目,经常会遇到多风的天气,这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赛艇的稳定性;因此,核心稳定性可能是体能教练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核心指的是由脊椎周围负责维持脊椎稳定的深层、小肌肉(如腹横肌、多裂肌、腰方肌等)组成的局部系统。核心稳定性训练经常在不稳定的表面上进行,如摇摆球(wobbleballs)和瑞士球;然而,一个更符合赛艇专项动作模式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通过在赛艇上进行划桨练习来实现,如桨入水、拉桨、拉桨结束时桨上下摆动。赛艇运动员进行“桨上下摆动”(tapdown)练习过程中桨离开水面时会造成赛艇晃动,这能够挑战他们的核心稳定性。桨上下摆动练习(tapdown)应该依据赛艇运动员技术能力从在赛艇上最稳定的姿势开始。核心肌群的抗疲劳能力很强;因此,每个练习可进行多次重复(>15次)或长时间(>30秒)练习,还可以适当增加/降低训练强度。

灵活性和柔韧性的考虑

为了降低赛艇运动员的损伤风险、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体能教练应重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jkw.com/kjsczz/909682.html

------分隔线----------------------------